0.635間距排線質量是生產出來的,而不是檢查出來的。制造質量操控的密決是:讓每個人重視自己的0.635間距排線。
1.自檢觀念
要求員工對自己制造的0.635間距排線,要自我進行檢查,唯有自己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流向下道步驟,在自檢中發現的不合格品,要自已重視劃分并把它轉化為合格品。
廠家針對每個崗位、每個步驟都制定了詳細的審查事項、審查規范、查驗方式、缺陷級別,要求員工要熟悉把握自己的崗位必須注意哪些不合格項,讓大家認識到只要是我們每個崗位都把好了0.635間距排線質量關,那我們制造的0.635間距排線就是達標的產品。
2.互檢觀念
對于上道步驟流過來的0.635間距排線,要求員工必須進行復檢和補位,經檢查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進行制造,對檢測到上步驟的質量問題,要及時匯報。
堅決做到不生產不良品,不接收不良品,不傳遞不良品。
發現不良品及時告知義務崗位,防止0.635間距排線問題繼續存在,并重視補位工作,把不良品轉化為合格品。
教育員工唯有做到所有步驟都是適合0.635間距排線質量規范的,我們才可以拿到全額的工資,我們才是達標的,加強員工的互檢觀念和隊伍觀念。
3.專檢觀念
做了自檢和互檢的步驟后,就需要增強傳達:員工一邊要制造,一邊都在做自檢和專檢的工作,身為專業的檢驗員,就更應該有強烈的0.635間距排線質量操控觀念。
對于0.635間距排線品質的操控,唯有緊跟了過程操控,才可控制住品質。
?